艾灸是一项古老的中医疗法,它不仅简单实用 ,而且效果显著,甚至能够解决很多其它疗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适合老百姓居家保健 ,关于艾灸,自古就有很多经典语录,这对于我们了解艾灸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古代,先人们对艾灸是怎么评价的吧!

《黄帝内经》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这句话意味着针灸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许多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这句话强调了艾灸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当药物和针灸无法达到预期疗效时 ,艾灸成为了必要的补充手段 。

《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

这段记载说明了艾叶的药用价值,艾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艾叶具有温经散寒 、祛湿止痛的作用 ,对于许多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一炷着肤疼痛即止 ,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

这句话体现了艾灸的速效性,在古代,艾灸就被认为是一种迅速缓解疼痛、消除病痛的疗法 。

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指出:"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 ,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 ,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这段话强调了艾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 ,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效果。

《孟子》记载:"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

这句话告诉我们 ,长期坚持艾灸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三年之艾意味着积累了足够的艾灸经验,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

唐朝名医孙思逊邈提出:"若要安 ,三里常不干。"

这句话说明了艾灸对人体保健的重要性 ,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侧,常灸三里穴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

古语云:"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来。"

这句话强调了艾灸在家庭保健中的作用,家中常备三年以上的艾草,可以应对一些常见的疾病 ,无需求助于医生。

《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

这句话提醒我们,艾灸丹田和足三里穴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保持身体健康。

《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这句话说明了艾灸的易学易用性,相对于针灸 ,艾灸更适合普通人自行操作,方便实用 。

唐朝药王孙思逊邈《千金药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 ,称为长寿。

这句话强调了艾灸足三里穴对于长寿的重要性 ,常灸足三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 ,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通过以上经典语录,我们可以看出艾灸在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在治疗和保健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 ,艾灸具有调节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作用,对于许多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掌握这些经典语录 ,对于我们了解艾灸文化、运用艾灸保健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